談到均衡飲食,大家都會想到「食物金字塔」。早年香港推行的舊版金字塔,一直以主食如白飯、麵包等置於底層,愈向上則愈建議少食,包括水果、蔬菜、肉類、油分和糖份。近年新版食物金字塔推陳出新,除了分類更細緻,分量和結構都有調整,尤其強調全穀物、新鮮蔬果、低脂蛋白及健康脂肪的重要,有別於過去重視精製穀物和大量主食。新版目的是讓大眾更容易跟隨健康飲食原則,同時配合現代都市人的工作和生活節奏。
新版金字塔的最大轉變
新版食物金字塔在分層和比例上作出明顯改動。最底層改以全穀類、燕麥、多穀麵包等取代普通白飯、白麵包,推動多元纖維和慢釋放碳水。水果、蔬菜的建議份量大幅上升,成為主力來源之一,有助抗氧化及維持腸道健康。肉類方面,以魚、家禽、豆類、雞蛋等低脂蛋白為主角,紅肉及加工肉製品則建議減少攝取。脂肪方面,新金字塔強調選用橄欖油、堅果、牛油果等健康油脂,並建議適量攝取高純度EPA魚油以增強心血管健康。最後,最頂層如糖、鹽、精緻甜點等則盡量減量,僅為偶爾小吃。

飲食趨勢的變遷與新挑戰
香港近年流行各類飲食潮流,如純素飲食、高蛋白低碳餐單、KETO生酮、外賣文化等,對金字塔原有建議帶來衝擊。市民習慣外出用膳或依賴即食食品,蔬菜水果攝取量普遍不足,纖維及天然營養素長期低企。有打工仔為圖方便,每天午膳兩餸飯,晚餐又以簡單外賣解決,導致穀物過多、肉類比例偏高,但蔬果嚴重不足。雖然網絡資訊多,大家對健康餐單有概念,但真正持之以恆落實,仍需改變日常選擇和消費習慣。
落實新版食物金字塔的生活應用
新版金字塔提供明確方向,例如早餐可考慮全麥麵包配雞蛋或豆腐,加一份新鮮水果;午餐飯盒選擇糙米飯並加多一份蔬菜,牛肉可換成魚柳或雞胸;晚餐嘗試自家煮三色蔬菜炒雜穀飯,油分以橄欖油取代,強化健康脂肪攝取。忙碌一族可預先備好水果片和原味堅果,代替高糖零食。長者飲食建議方面,特別提倡多選高纖蔬菜、低脂魚類如三文魚。每人可根據年齡、運動量及身體狀況調整分量,確保飲食更貼合需要。

面對新趨勢 持續學習與實踐
飲食文化會隨時代變化,金字塔並非一成不變的標準,而是提供生活實踐的參考。市民宜主動吸收飲食營養新知,觀察身體反應,定期諮詢醫護或營養師,不盲目跟風網上熱話。親子、長者家庭更要鼓勵共餐及自煮,讓下一代了解食物結構和健康好處。即使生活忙碌,亦可善用網購及健康食材預備,細心挑選調味料和油脂種類,全家人一齊建立更佳飲食習慣。